快讯

青年教师谈师德红线:空谈道德是简单的,也是无用的

2024-10-20 01:58:05

上个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引起反响最大的可能是第三部分第二条(全文第五条)。本文的题目是《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探讨利用师德指标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考核。特别是要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作为一名直接参与的年轻教师,与其简单地表达态度、做出判断,我宁愿从更理论的层面展开讨论。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师德?如何界定师德?师德考核的适当内容是什么?如何组织师德考核?

对人做出道德判断时要谨慎

上班族必须给老人让座吗?

要充分理解师德,首先要从师德的基本定义开始。道德可以粗略地定义为个人为了整体利益而自愿做出的(自愿或非自愿的)自我约束。比如,范美忠在地震时就想逃跑。这是人类的本能。如果他压制住逃跑的本能,先救了学生,这就是道德行为。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在两个层面上乱用道德观念:一是个人观念层面,即为了整体利益而自我约束的意愿;二是个人观念层面,即为了整体利益而自我约束的意愿;另一个是社会规范的层面,即社会个体为了整体利益而应该进行自我约束的程度。在我看来,前一个层次更接近道德的本质,但问题是这种道德行为的动机别人很难审视,就连自己也始终不清楚。后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直接,导致道德和虚伪之间难以区分。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道德行为的成本也可能有很大差异。以地铁让座为例。对于一个身体健康、刚刚吃饱饭的年轻人来说,在地铁上给老人让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对于一个疲惫不堪、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上班族来说,让座这个动作据说会变得非常困难;对于患有隐性疾病的年轻人来说,让座的成本会变得更高。对不同情况的青少年强加同样的道德判断标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为什么行为标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必须在原则上加以区分。

另外,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标准往往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门槛下形成的。例如,孝道、忠于一夫一妻制等公认的美德只有在某些社会和某些历史时期才会受到尊重。因此,我们在对个人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需要尽可能谨慎。

如何界定师德?

高校师德问题主要是体制造成的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整个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水平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任意高的道德要求是适当的。谈论道德是简单而无用的。事实上,在我看来,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要找到一个比当代中青年大学教师道德水准更高的职业群体并不容易。

制定过于严格的道德标准可能会出现问题,而基于过于强烈的道德准则的激励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基于上述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如何审视师德问题呢?

首先,必须明确教师道德。师德是教师从事其职业应有的自我约束。师德不应该简单地重复其他领域的规则,如法律规则、政治道德、基本个人道德等。比如,近日频频曝光的校长性侵幼女案件,就是属于司法部门管辖的问题。司法问题需要司法解决,没必要在师德层面讨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探索真理并传播已有的探索成果。因此,师德评价的核心定位应该是这两点。

我认为,大学教师的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在科学研究方面,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公平对待研究利益相关者的学术贡献。在教学方面,我们充分展示一切相关理念和知识,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为学生争取公平的教育资源,并进行公正的评价。切勿利用受教育权谋取私利,避免无理表达纯属个人观点,更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情绪。

当前高校师德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术不端行为仍时有发生,教师不够勤勉,学生与导师之间深入的学术交流太少。

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学术传统没有建立起来。对学术能力和学术成果重要性的评价体系过于简单,往往交由学校行政部门进行考核。但评价体系中最有能力评价科研水平的学术研究同行所占比例太低。可以说,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远未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自治。年轻教师往往疲于应付各种硬性指标,渴望发表论文、获得科研项目。由于教学收入与科研项目直接挂钩,教师忽视教学、忽视学生。

如何激发师德师风?

一票否决就够了,无需过度评估

尽管前述的理论讨论提醒我们对道德行为的激励持谨慎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激励的引入都是不恰当的。如何激励道德行为的关键是节制。

上个月出台的文件中,措辞很强烈,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考核奖励的首要标准。德国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从我们前面的讨论来看,这句话的应用应该仔细考虑和细化。主要标准是非常严肃的措辞。要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其实一票否决就足够了。也就是说,当出现低于基本道德标准的行为时,就会进行否决;当没有这种行为时,道德评价将不再在评价和聘用教师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聘任和晋升对教师来说是重大利益,过分提高道德考核的权重不仅不能有效提高教育和科研质量,还可能导致大量表面道德文章泛滥,从而影响教师的道德评价。只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进一步让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教师人才减少、进一步流失。

另外,道德行为的考核标准要具体,但不能太高。目前,学术研究有详细的伦理标准,但教育教学的伦理标准相对较少。例如,老师是否充分、恰当、公正地介绍和评价了相关学科理论?老师是否努力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是否以足够的奉献精神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老师是否无私、公正、严格?是否行使了教学权?这些指标要具体、细致,评价权限不宜过分放在行政部门,而应主要由学生和同行评价。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大学的年轻教师,我希望我的团队能够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推动探索和传播真理的伟大事业。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道德行为及其治理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深刻而微妙,在当前中国语境下的实践更是如此。必须周密界定师德,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设立适当的激励主体、激励水平等,才能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

【青年教师谈师德红线:空谈师德简单无用】相关文章:

2016年教师节祝福(7)

山东省青岛市小学排名(最新)

2017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问卷要求公布

第32个教师节:同样的祝福,不同的方式

2016年教师节祝福(9)

热门文科专业排名

北大校园风光:办公楼题字

如何使用身份证查询学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教师节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