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上海异地高考方案近日公布 与居住证挂钩

2025-02-04 05:54:08

随着教育部要求各地原则上在2012年底前启动流动儿童入学考试计划的日期临近,被认为最难制定的北京、上海、广州的计划也随之临近。越来越令人期待。

12月26日,第一财经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流动人口子女高考改革方案已基本确定,将于近期公布。该方案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为依据,对取得高中、高考资格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

由于《草案》仍然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异地高考方案不可避免地对异地高考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这引起了公众的很大争议。

目前,《草案》经征求意见已进入修改阶段,但最终是否会放宽《居住证》A证申请人范围仍存在不确定性。

上海计划联动居住证

12月26日,上海市教委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海流动人口子女高考改革方案将在适当时候公布。

这一规划将为今后几年上海农民工子女参加中考、高考提供明确的方向。该人士表示,虽然居留许可政策的正式草案尚未公布,但方向已经明确。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对非上海户籍人员的管理目前只能基于居住证制度,教育也不例外。

据了解,上述人士提到的居住证制度是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程序的《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 《草案》于11月22日由上海市法制办公室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集于12月2日结束。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法制办获悉,上海市政府法制办正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征集到的意见进行消化,但目前尚无准确的意见。正式草案发布的时间表。

《草案》规定,居住证实行积分制,通过设立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分配一定的分数。持有《居住证》证明的在沪农民工子女,可按规定在本市参加中考、高考;持有《居住证》C类证明的流动人口子女,只能按有关规定在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学就读。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

记者注意到,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居住证》A证和C证最大的区别在于积分必须达到规定值。申请A证书时,需提交学历、职称等相关证明,C证书则无需提交。

根据现行上海市居住证办理相关规定,《居住证》A类为国内人才引进类居住证,审核采用因子评分制; C为一般居留许可,针对普通外籍员工;对于出国留学人员,还有人才引进型居留许可B证。

根据2013年上海高考报名门槛要求,九类非本市注册考生可以参加上海高考。其中两人为持有有效期1年以上(含1年)的引进人才《居留许可》、A、B证人员的子女。并且必须毕业于上海高中。也就是说,持有C类普通居住证的人的子女不能在上海参加高考。

因此,《草案》中非上海籍子女参加上海高考的资格与现行高考政策没有太大区别。

上述规定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近日,来自北京、江西、江苏、河南、山东等8个省份的13名律师联名致函上海市教委等部门,认为在居住证上区分流动儿童是进一步的歧视。

记者还了解到,上海即将出台的高中高考改革方案,对农民工在沪工作年限也有一定要求。

推荐阅读:

阿庆:反对全国各省市异地高考计划,小冰:是一场闹剧,晨雾:需要理性

独立招生申请指南北约华约卓越中心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分校

直接访问2013年艺考网站。 2013年艺考招生简章摘要

征服北京、上海、广州

2012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为农民工子女参加地方入学考试提供义务教育的意见》,要求各省份、各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应在2012年底前公布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考试计划。

截至12月27日,全国9个省(区、市)发布了异地高考方案。其中,黑龙江、安徽、新疆、重庆、河北、湖南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于2013年正式实施异地高考计划。山东、福建、江西省将于2014年开始实施。

但与上海一样,北京和广东尚未公布计划。

12月25日至26日,广东、北京教育部门通过媒体发布专家意见,向外界表示,当地流动儿童入学考试需要稳步推进。

广东专家认为,必须考虑外地高考的实际承载能力,稳步推进,合理设置门槛。据悉,广东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等待省政府批准。

在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专家座谈会上,专家表示,保障非京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是该规划应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但北京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客观上已成为制约异地高考问题解决的一大瓶颈。

有专家也坦言,如果异地高考计划对社会释放过高期望,家庭可能会迁往北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出现教育和福利驱动的人口增长。届时,无论他们是否来自北京,所有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都将受到损害,这将是最糟糕的没有赢家的结局。

上海市教委相关人士表示,上海无法与黑龙江等省份的低门槛相比。即使教育部要求各地制定流动儿童入学考试方案,也不意味着全面放开。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只有北京可以媲美。高考改革方案不是一个建议就能发布的。要根据各地城市资源条件稳步推进。

异地高考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当地高考,即户籍地虽不在移民地,但子女随父母在移民地读书多年,随之产生了参加高考的需要在出入境地进行检查;另一种是高考移民,即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考上好大学的目标,主动向录取分数线较低、录取率较高的省份迁移。

不管什么情况,如果异地高考完全放开,北京、上海、广州都会承受不小的压力。北京、上海教育资源丰富,升学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部门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北京的一级录取率超过27%,上海超过20%,而全国平均水平约为8.5%。北京、上海的这一优势将首先迎来高考移民,而广东作为农民工流入最多的省份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系统兴趣游戏

除了城市承载能力的现实考虑外,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问题上,农民工的诉求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户籍子女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而这又反过来触及到一定程度。户籍人口的切身利益成为重要的博弈点。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实行分省按计划集中招生。这种从计划经济时代继承下来的招生制度长期以来屡遭诟病。弊端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跨地区招生。有计划的不平等。

目前,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现象十分严重。地方大学给本地考生分配的名额远高于平均水平,北大、清华等也不例外。当然,在其他地方,比如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等地,这些地方的防护程度比北京更严重。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异地高考倡导者张千帆表示。

以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计划为例。当年北京、上海、广东高考学生人数分别为7.3万人、5.5万人、65.5万人。然而,北大在三个省市的计划招生人数(不含医学、推荐和生)分别为396人、30人和34人,差距巨大。

就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而言,与其直接相关的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现行户籍制度;二是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二是目前实行的计划招生制度。深究起来,问题的症结在于全国教育发展不平衡,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不平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

褚朝晖认为,在没有系统性的制度改革力度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省市制定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的方案,与赋权和责任不相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激化矛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解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异地高考问题,国家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应该制定确定开放的基本门槛,并以此门槛为基础协调各地招生指标,为地方异地高考开放创造门槛。

【上海异地高考方案近日公布并与居住证挂钩】相关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复试完整指南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庆祝建校95周年

北京大学关于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场安排的通知

东北大学2008年高考录取成绩查询

斯诺克巨星引爆北大,亨德利比伊尔比更有名,更帅

【图文】金奖地点:北大体育馆

豫剧《常香玉》剧目暨河南省豫剧团成立60周年座谈会

北京大学有什么看点:山鹰社(图)(8)

新包装北大学生甲联赛全国德比PK明天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白长虹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