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女教授陈果的一段名为《朋友没用》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网友调侃的背后,是对她如何与朋友相处价值观的共鸣和认可。 3月27日,复旦大学MBA项目副主任孙龙参观中国教育在线面试室。他在向网友介绍新一年MBA招生计划的同时,也谈到了自己对“朋友没用”这个概念的理解。其中很多也体现了复旦MBA人的精神。
精心打磨,以学生为中心
复旦MBA是国内MBA院校中资历最长的。自1991年教育部批准第一批试招生至今已有20余年,在国内MBA院校的快速增长和MBA招生市场竞争的激烈压力下,MBA申请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每年都有动力。百年名校的背景和复旦管理学院的优质资源为项目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孙龙老师介绍,在项目方面,我们尽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我们围绕教育规律安排了大量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快速成长。这些年的发展中,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每年都取得重大突破和进步,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奉献和投入。
凝聚向心力,让校友足不出户、足不出户
在校友和职业发展方面,复旦管理学院起步较早。据孙先生介绍,职业发展中心成立于1999年,当时主要服务于MBA学生。但现在,职业发展中心服务于学院所有学生,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与企业对接、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了。相反,我们调查学生的职业倾向,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和公司,帮助他们改善在校期间的职业选择和过渡。
目前,复旦管理学院有4万多名校友遍布全球,在各个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复旦校友中心将为学生做好大量的联络和日常服务工作,并欢迎校友回家。此外,每周都会向校友发送学院的最新信息,方便校友了解学院的进展情况。 “通过这一系列的联系,管理学院的校友也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孙老师说道。
通过校友服务,复旦学子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感受到自己与学校一起成长。
尊重个性发展,注重无用之物的利用
提到前两天朋友圈疯传的复旦视频,孙龙老师认为,这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文化发展阶段有关。当物质发展比较好、国家走上复兴之路时,它一定会回头审视自己。在中国的文化中,陈果老师的视频之所以被曝光,是因为她提到的朋友的无用性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君子之交淡如水。”中国文化中有很多相关的描述,但是我们用现代的语言帮助大家非常系统、理性地分析这一点。
复旦在很多场合体现了其人文底蕴。老师在讲课、讲授课程时,会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本质以及商业问题背后的人文影响。孙老师还举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年有超过600名新生考入复旦管理学院,还有200名大四学长放弃工作时间和假期,下班后花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做项目。我们为新生提供三天的入学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有任何要求。这完全是一种志愿精神。大家对复旦MBA项目的文化认可,使得复旦MBA项目能够走得更远。
“当你走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顺路670号的大门时,在大门的左手边有一个雕塑,是两只有力的手在做着接力棒的交接动作。雕塑的名字是聚锦传承,这就是一直以来的复旦精神和文化,很好地证明了朋友无用的状态。”孙老师说。
【从微信朋友圈“朋友没用”风潮看复旦MBA精神】相关文章:
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夫妇出售假北大印章
2017考研:考研VS不考研,你准备好了吗?
北大校园风景:安静的校园
新浪教育高考专栏招聘实习生数名
北京高考文理科状元公布,双双报考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厦门大学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晓宁说:做一个灵魂丰富的人
北京大学学生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