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大家都在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课程,这样才不会觉得枯燥,也不会觉得拿学分很难。这是一位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Q=k1I+k2S,这是什么公式?
这两天,中国计量科学学院理学院几乎每个新生都在用这个公式。原来,他们在为自己的选修课做选择,而这个公式就是他们检验自己选择的课程是否符合自己想法的秘诀。“武器”。
为了让新生在选课过程中能够做出理性选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理学院召开了新生选课交流会。会上,四位学长向新生传授了选课经验,而这个选课公式也源于本次交流会。
利用公式得出,总分越高,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
“经济学考试很难通过吗?”以及“哪些老师的课程比较容易通过?”交流会上,不少新生正在讨论如何选课,有新生在网上搜索学校的热门选修课和一些选修课《智力》。
信息与计算专业大三学生沉红平表示,很多新生在选择选修课时,没有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不管老师的学术水平如何,就选老师分数容易、轻松的课程。通过。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选择。 “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状况来决定。”
那么,如何“快速购买”一门适合自己需求和胃口的选修课呢?沉洪平创造了一个数学公式并教给他的低年级学生。他说,这都是他多次选课所获得的经验。的精炼。
Q=k1I+k2S,其中Q代表最终成绩,I代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S代表获得学分的难易程度,其中k1和k2是对应的系数,相加后的值相等到1。”沉红平说,对于一个特定的学生来说,在选择课程之前,应该确定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是通过k1和k2来权衡的,一旦选定,就适用于所有要选的选修课。
兴趣和分数的范围都是0到10。对于选修课来说,总分越高,选择该选修课的概率就越大。
沉红平说,以《证券金融》这门课作为考试。如果你给出的兴趣分数是6分,而你估计获得学分的容易程度是4分,那么你估计兴趣占的比例最大。系数k1和k2的比例为7:3,则Q(总分)=76(兴趣)+34(分数),最终总分为54分。
k1和k2的值因人而异,I和S因课程而异。沉红平说,理论上,对于某个学生来说,按照这个公式,所有选修课都可以按照他或她自己的成绩来评分。进行排名是为了让学生更理性地选择自己满意的选修课。
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技巧,观看、聆听并掌握它们。
这个数学公式一发表,就受到了新生的热烈欢迎。但如果谈创意,沉红平认为,这个公式的创意在于它能为学生提供一种量化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经验、从众等盲目选课的做法。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一年级新生卢先生在选课交流会上学会了这个数学公式的使用,立刻就决定了自己想选的课程。 “一开始我很困惑。我想选择的课程有很多。 《标准化概论》、《人文生态学》、《数学建模》等等,看起来都很有趣,我想把它们都选,但我喜欢的都选不出来,也学不到。后来,我用公式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数学建模》得到了72分,然后我就决定选择这门课。
卢老师还向其他学院的学生推广了这个公式。他表示,这个公式有效分析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值得推广。
但也有同学不同意。林女士是一名机电工程专业的新生。他从同学那里得知了这个数学公式。 “应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准确度不高。我显然非常喜欢这门课程。应用该公式后,我得到了很好的分数。”价值已经变得非常低了。”
交流会上,除了沉红平提出的数学公式外,其他学长还给同学们提供了各种选课小技巧,比如数学专业哪门课比较重要,物理专业哪门课名字好听等。很难,但实际上更实用且容易学。讲解过程中,大家笑声不断。
“选课分为三步:看、听、抓。‘看’是先看清楚有哪些课程,‘听’是多方询问,‘抓’是马上抓。”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三开始,周来的学生周来给新生讲授自己的选课经验时,他表示,探究部分非常重要。前年选课的时候,经过多方打听,他发现自己选的老师非常专业,技术也非常好。最难得的是,他很有耐心,而且是最好的。特别的是,他相当幽默,时不时讲一些冷笑话。从这样的老师那里,你不仅能学到技能,还能感受到快乐。多么伟大的事情啊。
周来说,很多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都是基于“上课是否点名老师”和“给出的分数”。这是一个误解。选择课程取决于你自己的兴趣,而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评估。
交流会前,学院党员之家还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选课调查,还走进宿舍楼领取选修课本。这些教材均放在交流会上供新生选材参考。
你觉得特别有趣吗?
【理科男创数学公式,新生选课靠它】相关文章:
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寒假安排
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初一学生应该如何制定初中三年学习计划?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北京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务员笔试成绩公布
华北电力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新生:初中如何学英语?
石河子大学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