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精神,落实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聚焦立德庶人。构建基于德育实效的评价体系,以“质量、实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取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在保持一级学科总体水平评价基本取向和评价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和创新。
突出显示诊断功能。评价体系和信息服务突出诊断功能,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建。通过对学科发展的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可以总结阶段性进展,发现结构性短板,呈现优劣势,有助于提升学科内部治理能力。
加强分类评价。以一级学科为单位,突出特色,体现优势,加强不同学科的分类评估。加强对“代表作品”和“典型案例”的评价,设立公开空白,充分体现办学定位和特色贡献。
突出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设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突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三、主要措施
1.强化人才培训中心的地位。
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培养过程质量、学生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四维评价体系。第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估。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重点研究“三轮教育”综合改革及其效果。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评估。重点围绕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国际交流等方面,突出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三是把学习质量和毕业质量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学习质量突出学生“德、智、体、艺”全面的代表性成果,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贡献;毕业质量坚持整体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相结合,注重用人单位评价。
2.坚决破除“五唯”顽疾。
注重多元评价,采用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仅要看学历和职称,还要看人才“帽子”指标,避免以职称片面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限于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多维度评价科研成效。学术论文的评价以标志性学术成果为重点,采取“定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性评价”方式,淡化论文收录数量和引用率,不以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评判依据,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充分利用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并结合
在评价的总体定位上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强化质量,淡化数量,不设置发表论文数、专著数、专利申请数等指标,突出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强化学科对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更强调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和智库的作用,自然科学学科更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加强分类特色评价,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
5.提高数据可靠性和科学评价。
优化参与评价规则,坚持“归属度”原则,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生态优化,确保交叉学科成果合理利用。完善信息申报标准,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创新信息审核机制,提高智能化核查水平,建立违规惩戒机制,进一步提高评价信息的可靠性。适当扩大专家规模,制定专家评价指南,优化问卷设计,充分利用“综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体系,进一步增强专家评价和问卷调查的科学性。
6.评估结果的多重呈现
优化结果分类方法,多种方式呈现评价结果,整体结果与单项评价结果相结合。深化评价信息挖掘,按需为政府和参评单位提供诊断分析服务,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四。评估程序
1.自愿申请。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可按规则自愿申请参加评审。
2.信息收集。采取“公开数据采集与单位审核补充相结合”的信息采集模式,将通过公开渠道获取的信息提供给参评单位确认并补充必要的材料,减轻单位负担。
3.信息验证。通过材料形式审核、信息逻辑核对、公开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重复数据筛选、关键数据抽查、学科隶属关系分析等七项措施,对评价信息进行全面核实和“清洗”。
4.信息公开。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部分测评信息会在网上公示,参评单位互相监督,提出异议。
5.反馈审查。对信息核查和信息公示中发现的疑点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给相关单位审核,对弄虚作假者进行处罚。
6.专家评价。按照一级学科和评价指标遴选专家,并邀请专家对每个定性评价指标进行逐项评价。
7.问卷调查。通过在线调查平台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中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同行和行业专家对学科声誉进行问卷调查,邀请海外同行专家对部分学科进行国际声誉调查。
8.结果就形成了。根据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评价结果,按照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统计形成评价结果。
9.发布结果。分类归档发布整体评价结果,探索提供多维度评价结果。
10.诊断分析。开展深度信息挖掘分析,为参评学科和单位提供诊断分析服务,发挥评估诊断作用;为政府提供整体分析和研究报告,发挥评估智囊团的作用。
【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体育中考指挥棒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科技论文摘要范文